我们知道,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可能出现在全身的各个器官,那会不会特别难以发现和管理呢?不同的副作用大概何时出现呢? 在2021版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和临床应用指南》对不同的免疫治疗毒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: 首先,患者反映较多的皮疹、瘙痒通常较早出现,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后都有可能出现,也可能延迟至数月后。 胃肠毒性也是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最常见毒性之一,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,还可发生腹痛、大便带血和黏液、发热等,常发生于用药后的6-8周。 免疫抑制剂相关的内分泌毒性通常出现的较晚,通常发生在第10-24周左右,但联合治疗的内分泌毒性显著提前,平均发生在12周左右。 内分泌毒性常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异常(即甲状腺功能减退、亢进和甲状腺炎)和急性垂体炎(中枢性甲减、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足等)。 免疫治疗的肾脏毒性出现的较晚,免疫抑制剂要引起的肾损伤一般在开始用药后3-10个月出现,要表现为急性肾损伤(血清肌酐增加>1.5倍UNL)。 肝毒性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非肝细胞癌患者,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和(即肝功能化验单上的ALT)或谷草转氨酶(AST)升高,伴或不伴有胆红素升高。 肝毒性可以发生在首次使用后的任意时间,最常出现在首次用药后的8-12周。 最后说一下免疫相关性肺炎,这是一种罕见(单用PD-1抑制剂导致所有级别的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.6%)但需要特别重视的副作用,相比其他免疫相关的副作用而言,它出现的较晚,中位发生事件在2.8个月左右。 免疫性肺炎的高危人群包括:接受EGFR小分子靶向药联合PD-1治疗的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、先前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肺纤维化,目前存在肺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。 患者朋友们谨记:一旦出现了副反应,一定要及时跟医生沟通。免疫治疗副作用的处理核心就是早发现早治疗,实际上尽早发现绝大多数副作用都是可防可控的。 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或者免疫联合治疗时,患者和家属一定要留意开始用药前的主观状态,并与用药后进行对比。例如患者或家属发现,在用药之后出现了之前没有的症状,比如说:乏力,临床可能考虑是甲减;腹泻,考虑是免疫性肠炎或者化疗副作用;心慌、视物模糊等这类情况都可能发生。 一旦有情况,患者都应该密切地跟医生进行沟通,然后再跟医生共同处理。 免疫相关肺炎 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、咳嗽、发热或胸痛,偶尔还会发生缺氧等,需要立即就医,另外一定要遵医嘱按时随访,及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情况; 免疫相关性心肌炎 症状不明显(包括心脏外症状,如无诱因的眼睑下垂、四肢乏力、心慌不适、心前区疼痛等),多数心肌炎发生时间在首次用药的17~34天内,建议在这段时间需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指标。 医生会安排住院患者定期做一些免疫性相关检查,例如观察胸部CT预防肺炎,甲状腺相关检查来监测内分泌不良反应,心电图检测心脏的改变,心肌酶学检查以防心肌炎等。 临床上,也存在探索性的提前使用免疫性炎症的药物(激素和免疫抑制剂)来预防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(irAE),比如免疫性心肌炎、免疫性肺炎,但是这部分应用存在争议,目前临床上推广非常有限。 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到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,使用激素类药物是否会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?目前的研究表明,在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后,早期激素干预可以有效改善irAE的预后,且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不大,因此需及时、准确地进行对症处理。
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时,紫杉类、培美曲塞类等化疗药物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处理,此时的激素用量低,用药时间短,对免疫治疗的疗效影响相对也较小。 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,2020版《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》中建议:对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,在开始癌症免疫治疗之前,允许给予泼尼松<10mg/日或等效剂量,优化免疫抑制。同时,在治疗期间,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。 结束语 免疫抑制剂相比传统药物治疗,副作用相对较小,但依然需要科学的监测和管理。对于一些严重免疫副作用,如免疫相关性肺炎、心肌炎,患者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度,提前确认自己是否为风险人群,配合医生建议的辅助检查,早发现、早干预、安全平稳地度过每一次治疗。一、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大概何时出现呢?
二、如何早发现,早预防呢?
1. 留意用药后的新发症状
2. 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相关指标
3. 可提前使用免疫性炎症药物吗?